擁有白皙無瑕疵肌膚是女生共同的目標,為了讓皮膚達到最佳狀態,許多人會購入網絡推薦的護膚好物,甚至為了減少皮膚接觸有化學成份的護膚品而花更多金錢購買純天然的護膚品,但皮膚卻反而出現異常敏感、變紅和出粉刺情況,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了。
皮膚狀態不穩定很容易令人情緒低落,提不起勁做事。有些人還會為了改善皮膚而嘗試不同方法,如看皮膚科醫生、中醫調理身體和到美容院進行各種美容療程,但其實你有沒有想過皮膚出現問題是源於自己「錯誤的護膚方式」呢?
日本美容化學家 かずのすけ(Kazunosuke)於著作《卸妝也不怕!打造正素顏的美肌圖鑑》上分享「六個常見的錯誤護膚方式」,並講解錯誤的肌膚保養觀念,如何一步步地將還是好的皮膚推向萬劫不復的狀態。
【錯誤護膚方式一】
過度使用屬吸附型的清潔面膜或是洗臉乳

不少女生也為鼻翼上的粉刺黑頭或膚色暗沉而苦惱,面對令人討厭的「草莓鼻」,大家普遍會使用市面上宣稱可以將毛孔髒污一掃而空的吸附型清潔面膜,或洗臉乳,但根據《卸妝也不怕!打造正素顏的美肌圖鑑》一書指出,強效與高強度的肌膚清潔護理才是孕育巨大粉刺的關鍵原因。
毛孔中的皮脂一般都會隨新皮脂的分泌,而把舊有的皮脂往外推與排出。當過度使用強效肌膚清潔護理時,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角質」因而變厚,導致毛孔內部舊有的皮脂無法排出,這些皮脂與角質混合後便形成「粉刺」。當皮膚面對過度強效清潔與拉扯時,有機會引起毛孔發炎,皮膚「角質」會企圖修復受損肌膚而變硬,毛孔被角質堵塞外,讓裡面的皮脂無法排出,變成巨大的「粉刺」。〈延伸閱讀:有細紋、黑斑就顯老!皮膚科醫師分享肌膚抗老秘訣:做好防曬保濕、吃對的食物找回紅潤自然美肌〉
【錯誤護膚方式二】
相信「無添加」藥妝產品對皮膚較溫和

當護膚產品上標示「無添加」或「純天然」的字眼時,總會莫名吸引許多消費者。但書中卻指出,對於「100% 無添加」等字樣的彩妝保養品要特別小心,作者也表明世界上不可能有一款保養、化妝品完全不含化學物質。
作者舉出水的結構就是「H2O」的化學物質,以標榜含天然成分的植物礦物油來說,也是多種化學物質的複合體,因為人無法從無到有製造任何「合成物質」,所以大部分的合成物質都是防腐劑和表面活性劑,因此即便產品標明「無添加」,不代表對皮膚就比較溫和,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肌膚的產品。
【錯誤護膚方式三】
認為肌膚美白只需要靠美白產品

書裡提到,如果單純使用美白產品,肌膚是不會變白的。作者表示,當人們使用美白產品所見證到的「美白」,本來就不是字面上所說的「美白」,因為「美白」的原意是指預防紫外線對皮膚的膚色所造成的變化。
美白皮膚的保養品並非只是讓肌膚變白,或是消除臉上的黑斑產品,它們只是提供一個保護膜,預防黑斑在臉上形成,與膚色暗沉的問題,和讓曾經曬黑的皮膚有復原的效果。所以針對想要變白的願景,女生們應該更注意日常的防曬,才是最有效的美白方式。〈延伸閱讀:怎麼保濕都不夠?冬天皮膚乾燥好困擾!皮膚科醫師:都是吃了這些東西的緣故!〉
【錯誤護膚方式四】
皂類對肌膚來說是較溫和的清潔產品

很多人因為皂類的產品對皮膚較不刺激,其實它一點都不溫和。因為人的皮膚是屬於「弱酸性」,肌膚為了防禦乾澀和外來的刺激,會持續分泌「天然保濕因子」、「細胞間脂質(神經醯胺)」以及「皮脂」,而皂類的清潔產品當中的「鹼性」對肌膚是一種很強的刺激。
屬於「鹼性」的皂類產品對肌膚屏障的皮脂,有很強的「脫脂力」,當使用皂類產品過度清潔後,皮膚有很大的可能會因為乾燥而刺激皮脂腺的分泌機能,讓皮膚變成容易出油的膚質。〈延伸閱讀:一天到晚冒痘痘,可能跟無意間的小動作有關?改善生活 4 個壞習慣,告別「月球表面」的困擾〉
【錯誤護膚方式五】
皮膚曬黑全都是因為紫外線作祟

皮膚變黑的原因主要是紫外線照射皮膚後,在皮膚層中形成黑色素,當皮膚缺少日常的護理和保養,有很大的可能會讓黑色素聚集在皮膚上,甚至沉澱在肌膚的表面。
作者特別提醒,倘若皮膚是屬於油性膚質,因為天生油脂分泌量比乾性皮膚者多,油脂和皮脂的廢棄物較容易堵塞於毛孔中,令肌膚的角質層變厚。當角質層變厚,便會形成黑色素最家的聚集地,故曬黑的重點不是只有受到紫外線的照射,而是曝曬後有沒有及時護理,以及日常有沒有定期去角質,減少黑色素的聚集。
【錯誤護膚方式六】
過度使用酵素類的洗顏產品

近年來酵素類的洗顏產品大幅增加,不僅方便好攜帶,價格也十分親民。但如果過度使用,很容易令皮膚的屏障受損,由於酵素類的產品或多或少調配了角質劑成分,頻繁使用的話,除了會讓皮膚變薄之外,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過敏反應,有時候也會因為反作用力,使皮膚的角質層變得更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