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甜點,外酥內軟,誘惑極致。這次的女主角 Tina,正是被甜點吸引而踏進烘焙師之路。製作的過程,由混合材料,到進爐看著麵粉緩緩升起,過程中至少要花上五、六個小時,但彌漫在空氣中的香味,與全神貫注的狀態,是吸引甜點師傅的療癒過程,亦令坊間許多人放棄原有正職,一手一腳做出自己品牌。
看過無數個創業故事,大家都會想了解其資金來源,「完全是用自己積蓄,沒有向家裡的人要過錢。」出生於 90 後的 Tina,沒有靠父母的幫忙獨自創業,全靠自己積蓄開網路甜點生意。所花的時間又長,準備工夫又多,又不會賺大錢,到底是否全因愛,才令她想投身此甜點行列?
製作純素甜點原因:「甜點本身好恐怖。」
本身茹素 2 年的 Tina,現為蛋奶素人士。茹素原因是希望身體減輕負擔,想健康一點。「回想大學時期,常熬夜,又常吃外食,讓身體經常又飽又撐,腸胃逐漸變差。於是第一步開始戒牛肉,的確讓皮膚與腸胃好一點,也讓體重變得輕盈。」(延伸閱讀:蛋糕上的秘密花園出自她的巧手!「韓式擠花」打造夢幻系蛋糕)

糖衣背後,藏著恐怖的現實。「自己喜歡吃甜品,也有自製,過程中才發現甜點裡面其實加好多糖、奶等高脂物,我覺得好恐怖,就算原料好的甜品都好像還是會吃好多糖到肚子裡,於是決定做純素版本甜品。」
製作純素甜品,款式靈感源於生活,例如到京都旅行所到過的居酒屋,亦有在日式私房菜館打工期間,老闆所給予的意見。「好多人都會覺得我的作品偏向日本風格,可能食材、設計方面相似,但我又不會限制自己要做日本甜品,反而想向正統精緻法式甜品前進。

好多甜點師傅都對法式甜品情有獨鍾,嘗過後會回味當中的精緻與細膩,亦有師傅會將傳統的法式甜品製法延伸,配搭創新口味或食材。問及 Tina,既然喜歡法式甜品,是否會到法國學習、進修呢?她感慨地說:「要花好多錢來取得藍帶學位啊!」
的確可以學習傳統手藝、取得藍帶法式甜品學位,是好多喜愛法式甜品人士的夢想,但讀藍帶三個月,最少花上港幣六萬五,Tina 選擇相對沒那麼貴的課程,飛往泰國跟韓籍甜點師傅學習專業技巧,「他們所教的流程好認真俐落,會了解食材後再好好發揮其作用,而且願意嘗試創新,其態度好值得學習。」(延伸閱讀:用甜點傳遞手作幸福感,設計師跨行做法式軟糖!)

Tina 在創立品牌前,會花上十多小時來研究甜品款式。作品當中,戚風蛋糕是最難處理的甜點,要做一個口感與正常戚風蛋糕一樣的全素版本很難,因為全素版蛋糕,在沒有加蛋的情況下,口感相對沒那麼鬆軟,這成了她做蛋糕的其中一個困難,「要令戚風蛋糕撐起好難,後來將豆乳加熱再打泡,混入麵粉後,令蛋糕結構好,才可撐起蛋糕。」
一張證書,是最容易用來標籤專業資格的標準,但事實上金錢負擔很大,所以 Tina 寧願花時間自學,不斷試,一個月幾乎烤了近五、六十個蛋糕才研究出適合的甜點。
藉著月亮說愛你:「甜點要有主題才可出眾。」
儘管自己做的甜點已經很好吃了,但比自己厲害的人大有人在,要突出品牌,Tina 會向不同地方國家的大師參考學藝,將個人主題特色參入作品。「日本人有句說話,『今天月色真美』,是出自大文豪夏目漱石。他在教學生時,認為表白要含蓄一點,借月色的美,來說出只要心儀的人在面前,整個世界都變得最美。因為這句浪漫的話,我創作了第一個有主題的甜點,moono tart,讓人可以藉著我的甜點與親愛的人分享。」

放棄廣告設計選擇自立門戶:「它偷走了我的生活。」
自立門戶近半年,回想當初做廣告美術的兩年多時間,也是以創作或藝術為主要工作性質。修讀多媒體藝術的 Tina,畢業後做過不少廣告美術設計,這行業是出了名的下班後仍必須時時 on call 沒有自己的時間,而且薪資不高,有志踏入此行列的人,若不是因為興趣則難以撐下去。
當初一股熱情投進廣告美術業,到後來認為創作已經到了瓶頸,那過渡期令她思考很多,「當時每天回到家會覺得透不過氣,想逃避,導致創作開始變差。」幸好家庭經濟負擔較少,可以任性一點去找個自己舒適的位置來打拼。

創業資金全靠自己:「已經拿出所有積蓄投資下去了!」
即使沒有經濟負擔,但 Tina 從沒有向家人拿過一分錢。「我沒有計較太多,真的是把所有儲蓄拿來做。」她以十多萬的積蓄作為起動資金,再與朋友合租一個位於柴灣約 40 多坪的店面,月租港幣三萬元,成為烘焙工作室,成立網上甜點生意。
收入來源於網路上的訂單,結婚、大型活動等;開支為食材、工作室的燈油火蠟等日常費用,所有都是花自己積蓄。不過,營運至今近半年經已開始收支平衡,當中也有許多朋友們之間的宣傳,並透過參與友人婚禮的甜點供應來逐漸打響名堂。(延伸閱讀:上一代堅持 30 年的麵包家業,她在 30 歲用「藍帶甜點」傳承職人精神!)
個性內斂:「甜點是用來表達自己的方式。」

甜點也是一種創作,甜點師傅將所心思所感放在甜品當中。Tina 在訪問期間提及,自己不太擅於用說話表達己見,形容自己說話「好沒深度」,索性將所喜愛的、想說的直接放在作品中,令人從甜品中了解她。「我是個內斂的人,以前我會用美術創作來表達自己,後來認為作品開始失去個性時,就想給予自己新環境去啟發創作靈感。」本身有在日式私房菜館做兼職的 Tina,也嘗試向料理發展,並從中選擇了甜點這行列。當所製作出來的甜點是得到路過客人稱讚時,比起得到友人稱讚更為滿足。
在這個外觀先決的社會上,要保持這份基本初衷態度,說起來有點困難,但確實是需要擁有的本質。「雖然我沒有藍帶,也沒有特別的標準能證明自己的專業,但我認為做好最基本的質感與味道,是甜點師傅要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