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求職,除了履歷是基本標配,愈來愈多產業也開始看重個人的「作品集」呈現,視之為加分或必備項目。並非各產業皆需要作品集,然而針對箇中的準備眉角,仍有幾項不分求職領域的基本重點值得注意,看似複雜,但其實作品集說穿了就是要想辦法把你這個人推薦出去的宣傳單、預告片、搶先看、推銷廣告……。因此,剛開始下手可先照這個方向編排,等有了大至架構後再來細修。
人要衣裝,作品集要包裝

雖說是要把自己推銷出去,但也別什麼都一股腦地放進作品集裡。先參考求職職缺,觀察上頭的應徵條件、加分項目、公司重點、合作經歷等面向,接著才是回過頭審視你有過的證照、技能、軟體、參賽經驗、專案執行、團隊專題等實體作品與經歷,若之中有與你欲應徵職務所對應的項目,就能安心放入作品集中;若過於離題,則可以選擇在履歷中簡單敘述帶過就好。切記「簡潔、明瞭、講重點」,不要太嘮叨,但也不要大喇喇地有得獎就只放獎狀、去比賽就只放張參賽證明的掃描檔。比起圖片證明,簡潔有力的「說個故事」會更加吸引人。(延伸閱讀:「找到工作前,先找到自己」:準備求職前,你應該先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善用數字量化,搭配文字質化

若不能有什麼放什麼,那該如何包裝它?這時就是使用「條列式」的好時機,除了簡單易懂外,條列式也能精簡版面,達到留白不致繁雜的效果,讓檢閱方在視覺上感到舒適,此外,條列式也通用於許多項目,舉凡學經歷;參賽、得獎歷程等都很好使用。
編輯認為最流暢通順的編排是以「時間軸」作為區隔,當需要有較多的文字敘述來描寫學習歷程、經歷整合、參賽貢獻、得獎經驗等,又不希望因為有較多的字而看起來冗長,不妨用日期為事件作出區隔,不僅能讓人順著你的時間軸讀下去,也能透過此脈絡更加理解你過往的經驗,以及看出你是依循某經歷深入延續探索,又或是仍在各領域中嘗試。還是要再次提醒,與應徵職務毫不相干的項目,不一定要放。若實在是很想放,那就擅用文字編寫能力,努力將兩者寫成有關聯的、對此崗位而言是「能派上用場」的經驗。(延伸閱讀:來自面試官的忠告:12 個面試時的潛規則,說說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
作品集其實並沒有一個公版,箇中的編排技巧也不限,它可以非常多元、個人化。然而對編輯而言,其中倒是有項最基本的製作心法,那就是:「不要把自己也沒興趣的事情,硬要講給對方聽」。只有先作出能打動自己的作品集,才能不心虛地說服他人,你是有價值的。(延伸閱讀:跳脫職場「吃苦當吃補」的情緒勒索框架!工作上的價值感,只有自己說的算數)
主圖來源:Unsplash@christinhumephoto
copyright by share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