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選單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社會新鮮人求職前必看:善用「作品集」強化履歷,讓實際經歷替你說話

by ANITA CHENG
2020-12-07

現代人求職,除了履歷是基本標配,愈來愈多產業也開始看重個人的「作品集」呈現,視之為加分或必備項目。並非各產業皆需要作品集,然而針對箇中的準備眉角,仍有幾項不分求職領域的基本重點值得注意,看似複雜,但其實作品集說穿了就是要想辦法把你這個人推薦出去的宣傳單、預告片、搶先看、推銷廣告……。因此,剛開始下手可先照這個方向編排,等有了大至架構後再來細修。

人要衣裝,作品集要包裝

圖片來源:Unsplash@benchaccounting

雖說是要把自己推銷出去,但也別什麼都一股腦地放進作品集裡。先參考求職職缺,觀察上頭的應徵條件、加分項目、公司重點、合作經歷等面向,接著才是回過頭審視你有過的證照、技能、軟體、參賽經驗、專案執行、團隊專題等實體作品與經歷,若之中有與你欲應徵職務所對應的項目,就能安心放入作品集中;若過於離題,則可以選擇在履歷中簡單敘述帶過就好。切記「簡潔、明瞭、講重點」,不要太嘮叨,但也不要大喇喇地有得獎就只放獎狀、去比賽就只放張參賽證明的掃描檔。比起圖片證明,簡潔有力的「說個故事」會更加吸引人。(延伸閱讀:「找到工作前,先找到自己」:準備求職前,你應該先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善用數字量化,搭配文字質化

圖片來源:Unsplash@christinhumephoto

若不能有什麼放什麼,那該如何包裝它?這時就是使用「條列式」的好時機,除了簡單易懂外,條列式也能精簡版面,達到留白不致繁雜的效果,讓檢閱方在視覺上感到舒適,此外,條列式也通用於許多項目,舉凡學經歷;參賽、得獎歷程等都很好使用。

編輯認為最流暢通順的編排是以「時間軸」作為區隔,當需要有較多的文字敘述來描寫學習歷程、經歷整合、參賽貢獻、得獎經驗等,又不希望因為有較多的字而看起來冗長,不妨用日期為事件作出區隔,不僅能讓人順著你的時間軸讀下去,也能透過此脈絡更加理解你過往的經驗,以及看出你是依循某經歷深入延續探索,又或是仍在各領域中嘗試。還是要再次提醒,與應徵職務毫不相干的項目,不一定要放。若實在是很想放,那就擅用文字編寫能力,努力將兩者寫成有關聯的、對此崗位而言是「能派上用場」的經驗。(延伸閱讀:來自面試官的忠告:12 個面試時的潛規則,說說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

 

作品集其實並沒有一個公版,箇中的編排技巧也不限,它可以非常多元、個人化。然而對編輯而言,其中倒是有項最基本的製作心法,那就是:「不要把自己也沒興趣的事情,硬要講給對方聽」。只有先作出能打動自己的作品集,才能不心虛地說服他人,你是有價值的。(延伸閱讀:跳脫職場「吃苦當吃補」的情緒勒索框架!工作上的價值感,只有自己說的算數)

 

主圖來源:Unsplash@christinhumephoto

copyright by share99

★ 加入《女子學》Line 好友,與妳分享生活大小事 ★

 

相關

ANITA CHENG

ANITA CHENG

喜歡自由、自適自在;如果文字是披風,想像力是超能力,我想要當個超人

相關文章

精神疾病者需要的是多一點空間:給予理解,從陰影走向陽光
自我覺察

精神疾病者需要的是多一點空間:給予理解,從陰影走向陽光

...

by 貓心—龔佑霖
2023-10-04
先別自我否定!3 招擺脫情緒失控,遠離不健康的人際關係
勵志小品

先別自我否定!3 招擺脫情緒失控,遠離不健康的人際關係

...

by 香港01
2023-09-21

類別

  • 當月專題
    • 新住民在台灣
    • Be Yourself
    • 逢九
    • Family
    • Going Green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New Plan
    • 告別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書籍
    • 影評
  • 樂生活
    • 旅遊
    • 健康
    • 居家
    • 美食
    • 穿搭
    • 保養
  • 品觀點
    • 職場
    • 親子
    • 婚姻
    • 感情
  • 癒心靈
    • 勵志小品
    • 自我覺察
  • 閱專訪
    • 人物
  • 影音專區
  • WISE Talks

最新文章

ECOCERT 是什麼?國際認證機構産品經理提出 3 大誤區,幫助消費者釐清觀念
健康

ECOCERT 是什麼?國際認證機構産品經理提出 3 大誤區,幫助消費者釐清觀念

by Flora Lin
2023-10-04
越南自由行八大景點、行程推薦!小吳哥窟「美山聖地」、湄公河遊船超浪漫
旅遊

越南自由行八大景點、行程推薦!小吳哥窟「美山聖地」、湄公河遊船超浪漫

by Bella
2023-10-04
精神疾病者需要的是多一點空間:給予理解,從陰影走向陽光
自我覺察

精神疾病者需要的是多一點空間:給予理解,從陰影走向陽光

by 貓心—龔佑霖
2023-10-04
藍正龍執導《成功補習班》:2023 台北電影節閉幕片,回憶 90 年代禁忌的青春愛戀
Be Yourself

藍正龍執導《成功補習班》:2023 台北電影節閉幕片,回憶 90 年代禁忌的青春愛戀

by Albert Wang
2023-10-03
  • 關於女子學
  • 關於女子學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探索更多來自 女子學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繼續閱讀

  • 當月專題
    • Going Green
    • Family
    • 新住民在台灣
    • 靈的療癒
    • Healing
    • 2022 專題
      • New Plan
      • 告別
      • Be Yourself
      • 逢九
  • 熱門文章
  • 最新文章
  • 愛學習
  • 樂生活
  • 品觀點
  • 癒心靈
  • 閱專訪

Copyright © 2023 女子學

 

載入迴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