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職場後,如何找到時間精進自己?除了下班後閱讀、假日進修,也許可以試試在「會議中」精進自己?這並不意味著要我行我素在上班的會議時間中不顧他人看自己的書、上自己的線上課,而是可以在會議中透過「專心聆聽」向他人學習。
利用會議觀察表現優異的同事,是如何表達意見

職場中有許多得以使人進步的渠道,除了自身的精進,有時也能夠透過「模仿他人」來達到捷徑。當一開始還無法拿捏如何在問答中進退,可以透過觀察他人都是如何應對表達,來應用到自己需回答的情境中。
尤其是針對那些表現優異的同事們,更要細心觀察對方是如何在會議中向他人表達觀點,若能先有效模仿,或許也會在模仿中漸漸參透對方之所以要如此表達的原因,再慢慢化為自身會議中的風格。〈延伸閱讀:職場新人有「三多」:多看、多問、多模仿,善用洞察力化解初期的碰壁〉
走前人走過的路,避前人避開的險

模仿他人有一好處,那就是可以透過觀察對方都是用哪種說法、用字、語調等來讓會議中的主管願意採納或信服;並且,若你發現某些回應在會議中容易被主管「挑戰」,也可以記入筆記中,避免自己下次用類似的方式回應,達到避險效果。〈延伸閱讀:為什麼職場上無法暢所欲言?學會職場必備說話術,讓溝通暢行無阻〉
另外,在觀察與模仿他人表達意見的方式時,也能夠一定程度地從發言者的角度去思考,這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機會,幫助自己以發言者的角度思考:「原來在匯報某事時,應該也可以站在某觀點出發」,有時甚至能夠使自身工作邏輯提升,也得以有效提升自我。〈延伸閱讀:勿當態度「自以為是」的糟同事!與其跩跩地與人交惡,不如暖暖地以和為貴〉
會議時當報告完自己的部分後,建議先不要開始放空,而是可以轉而聚精會神聽聽會議中其他同事都站在什麼樣的觀點上思考、表達想法,長久下來,勢必也會一定程度地精進自我在工作上有更多了解,達到提升能力的效果。
copyright by share99